大小洞天旅游区:以“洞天福地、海山奇观”为脉络,人文、道家文化及历史构建的景区
大小洞天旅游区以热带滨海生态资源、自然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气象、道家文化色彩以及历史文化内涵构建景区景点,并据此形成了六个游览区域,即“洞天福地”区域、“福寿南山”区域、“南海龙王”区域、“摩崖题咏”区域、“山海奇观”区域,共有游览景点50多个。
2005年12月,大小洞天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5月,大小洞天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历史:
南宋时期,吉阳军守周、毛奎相继将“鳌山大小洞天”开辟为景区。淳熙十三年(1186年),周康率僚属寻访山水到此,游览“石船”,摩崖题刻“石船记”“洞口记”。淳祐七年(1247年),毛奎又率领僚属营建“洞天八景”,题刻“钓台”“岩瞻”“洞门”“仙梯”“小洞天”“海山奇观”诸胜迹,还题刻《游大小洞天记》《大小洞天诗》及“后记”。淳祐八年(1248年),吉阳军守王赞也率僚属游山,在毛奎诗刻石处题刻了游记。
1962年,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前往鳌山(大小洞天)考察,对大小洞天景区海山奇观赞叹不已,创作了《游崖县鳌山》一诗,诗中将其誉为“南溟奇甸”。
1992年2月初,三亚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大小洞天风景名胜建设成为旅游景区,三亚市旅游局成立“三亚市海山奇观旅游区管理处”,修复小洞天、海山奇观、石船、试剑峰等主要景点,修建岩瞻亭和雕塑“鉴真登岸”群像,开辟拥有“寿比南山不老松”等景点。
1994年,海山奇观管理处被国务院批准为三亚热带海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5年,通过引资联营的方式,在大小洞天旅游区建设“椰寨服务中心”“海鲜城”,并开辟“旅游专线车”项目。
1999年4月,由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将原海山奇观旅游区更名为“大小洞天旅游区”。
2007年,大小洞天旅游区引进三亚自然博物馆。
2013年,大小洞天旅游区内的小月湾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青少年露营基地。
2020年五一期间,大小洞天旅游区推出婚拍基地,在原有基础上打造出“南海福门”“天空之吻”“幸福之梯”及户外古装街景等32个场景。
2021年7月,大小洞天旅游区获得“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合作认证基地”授牌;同年11月19日,三亚大小洞天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
2022年3月,《三亚大小洞天风景区片区详细规划(2021—2030年)》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批复;同年10月1日,大小洞天旅游区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景区资源:
植物资源
大小洞天旅游区在植被区划上属于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区内植被由海滨向丘陵山地依次为热带海滨沙生草丛,热带海滨沙生刺灌丛和热带季雨林。群落类型主要为热带半落叶林及有刺灌木林。植被景观有乔木、灌木、龙血树等。景区植被可分为自然植被及景区绿化树种两类:
(1)自然植被上层树种多为散生乔木,一般树高8—12米。主要优势树种有龙血树、海南榄仁、细基丸、香合欢、厚皮树、乌墨、槟榔青、木棉、余甘子等。下层树种以有刺灌木林和小乔木组成密度较大的林相。主要优势树种有:刺桑、圆叶刺桑、细叶裸实、雀肾树、海南巴豆、龙胆木、博兰树、铁灵朴、黄荆三等。
(2)园林绿化树种乔木:椰子、槟榔、散尾葵、龙血树、露兜树、木麻黄、铁西瓜、榕树、黄槐、海南红豆、扁桃、南洋杉、龙柏、海南蒲桃、蝴蝶果、非洲楝、竹类等。灌木和草本:海南变叶木、三角梅、龟背竹、海芋、虎尾兰、橡皮榕、蜘蛛兰、鹅掌柴、槟榔、紫藤、朱蕉、鹤望兰、仙人掌、仙人柱、苏铁、宝巾、龙船花、黄蝉、栀子花、马缨丹等。
大小洞天旅游区内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有:蟒蛇、陆龟、源鸡、果子狸、柳子狸、海南豹猫、鹧鸪、八哥、赖哥、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景区海域还有海参、海龟、龙虾、海马、鱿鱼、青蟹等。
大小洞天旅游区以热带滨海生态资源、自然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气象、道家文化色彩以及历史文化内涵构建景区景点,并据此形成了六个游览区域,即“洞天福地”区域、“福寿南山”区域、“南海龙王”区域、“摩崖题咏”区域、“山海奇观”区域,共有游览景点50多个。
景区简介:
南海福门:
道家文化景观“众妙之门”,坐落在鳌山脚下南海之滨,是道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网红打卡景观,也是三亚婚拍景观。景点两门似双手面对而立,似开可视天地,寓意着以小见大,大道无为的境界;似合立于水上,上下呼应,举案齐眉,象征着吉祥、美好和幸福。
椰林吧:
椰林吧是该景区椰树最多之地,是整个景区最大的休闲场所,不仅有凉亭摇椅,更有的椰子和各种海南当地特色小吃。
三亚自然博物馆:
三亚自然博物馆于2007年9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馆藏品包括辽西热河古生物化石、辽宁古果、圣贤孔子鸟、三亚翼龙等全国各地古生物化石以及海南当地独有的动植物标本等共两千余件展品,其中国宝级精品达800余件,是一座集观赏、展览、征集、科研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龙抬头石:
为大小洞天海滨的岸边礁石,形似龙头,因此称“龙抬头石”。
南海龙王别院:
南海龙王别院由辅殿和正殿构成,内进三门。拾级而上,墙壁上有一“龍”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南海龙王别院内右墙及左墙的壁画分别是是南海龙王朝圣图和老子犹龙图。龙王别院正对的海边是龙王滩。
百岁阶:
百岁阶一共有五块碑文,每一块碑文代表不同年龄阶段的养生摄养之道,每走一段代表十年,往上走即看到六十曰耆阶、七十曰老阶、八十米寿阶、九十曰耄阶、百年期颐阶、往上走延年益寿,往下走返老还童。
小洞天:
小洞天乃海边嶙峋怪石突兀而起,由海水万年冲刷而成,似洞又非洞。洞阔20多平方,洞深28米。南宋淳佑丁未年,时任古崖州郡守毛奎登南山时发现“小洞天”,遂认定这里是“洞天福地”,在洞口题刻“小洞天”三字。
洞天福地:
1993年4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参加海南建省5周年庆典后,赴大小洞天旅游区视察,并题词“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2014年4月26日,江泽民同志再赴景区视察,题词“洞天福地”。
灵应泉/祈福石:
明代郡人裴崇礼在《游大小洞天记》中记载到:出洞门直亭之前海滨,有巨石如覆舟。石下有穴,出泉清淡,刻曰“灵应泉”。后人见从九龙中流出的水,就是从鳌山之上流出的泉水,汇聚到一起后形成了“灵应泉”。灵应泉旁,有一状似抱拳的大石,好似对着苍天祈祷一样,称之为“祈福石”。
仙桃石:
“仙桃石”为一形似仙桃的巨石,涨潮时漂在海中,退潮时又与陆地相连。不远处有一巨岩,其形状似一浮在水面的牛头,对着仙桃。
小月湾:
位于大小洞天景区的东南面,背靠鳌山,面向南海,呈现月牙形向前方延伸,沙滩为碎贝沙沙滩。这一带自然植被茂盛,沿海分布有沙滩和石景,海域的水质为一类,各种海洋生物有600多种。内设有潜水、海底观光船、飞鱼、香蕉船、摩托艇及沙滩车等各类海洋娱乐活动。
周公石船:
周公石船长4.5米,尾宽1.9米。石船上刻有郡守周康的手笔:“海陵周康其义,与郡僚王霈燃泽之,都邻周丕乘师武,淳熙丙午重九日来观石船,因览山水之奇,可为海邦之胜绝也”,字刻于南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
寿比南山:
景区有块大石称之为石室,石室旁有一“寿”字碑,是慈禧太后的御笔,也是三亚重点保护文物,其高2.76米,宽1.1米,厚0.3米。“寿”字阴刻于石碑正中,身高1.45米,宽0.68米。“寿”字顶额正中阴刻了五寸见方的慈禧玺印。“寿”字右边阴刻:“光绪二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慈禧端佑康颐照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皇太后六旬万寿御笔”。其右有一“赐”字,“寿”字下方阴刻碑记全文,“寿”字的左下边阴刻落款曰:“臣王亘。”在“寿”字碑旁的“南山”二字是赵璞初所题。
仙翁寿石石刻:
该字为陈抟道人所写,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繁体草书“寿”字。细看寿字,其上部由“人”“年”两字组成,中部则为“丰”字,合起来可以看做一字藏“人寿年丰”四字,寓意祝人长寿,来年收成好。同时还可以看做上部为“富”字,中部为“弗(佛)”,下部为“林”字,合起来可以看做一字藏“林富佛寿”四字,寓意植好林木可以富足。
南海神鳌:
南海神鳌所处的地方是南山整个鳌山鳌头所在地,形为龙头、龟身、麒麟尾(神鳌通体由铜铸成,长2.9米,宽1.5米,重1.5吨,身上纹饰八卦,头环虬须,目光有神,直视南海)。上方建有观鳌亭。鳌神后有一石壁,上面刻有一幅魁星图,似画非画、似人非人的形象踩在一个鳌字上,是传说中的魁星。
其他景点
大小洞天旅游区还有南山不老松石刻、仁者寿石刻、南国仙境石刻、南山不老松、九九拜寿、老子望海、南极仙翁、孔雀石、鉴真沐海、鉴真群雕像、领海基点塔等景点。
游玩项目
彩虹滑道:
彩虹滑道为三条长达110米的滑道并排从南山之上一直延伸到南海之滨。呈波浪形态的滑道整体落差达到了20米,坐上滑圈便可从七彩滑道上飞驰而下。
直升机低空旅拍:
乘坐直升机俯瞰大小洞天,观鳌山,望南海,洞天观光体验。有六条航线及十一种视频拍摄方式可供选择。
- 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石壁峭立狭如壶口——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图]
-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唐长安城“三大内”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图]
- 骑车漫步,俯瞰十三朝古都——西安市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图]
- 山峦叠翠,山清水秀,湖光山色恬静瑰丽——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图]
- 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玄奘修建,盛唐风貌,文化体验[图]
- 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罕见最完整的嶂谷地质构造,5A级景区[图]
- 法门寺:5A级景区,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佛教圣地[图]
- 五岳之西岳——华山,五岳之西岳,奇险天下第一山[图]
- 黄帝陵:《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图]
- 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遗址上,和丽山园合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