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面积9.5平方公里,是一个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潜口民宅、呈坎、唐模五大景区。2014年11月,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获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景区格局: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徽文化发祥地安徽省黄山市,由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牌坊群·鲍家花园、潜口民宅、呈坎五大精品景区组成,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新安江缓缓流过,两千年的历史积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彰显着古城、古村、古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气质。
5个具有差异化的景区打包创建,汇聚了徽州古村落、古城、官署、民居、牌坊、徽派园林和风水文化等古徽州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呈现了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有力促进徽文化的传承。
东部
东部主要是徽州古城景点,徽州古城是徽州府治所在地,也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五峰拱秀,六水回澜。徽州府衙素有徽州故宫之称,大气磅礴,为江南官署之最,许国石坊为全国唯一的八角牌坊,明朝万历皇帝以这种最隆重的方式来褒奖他的爱臣许国大学士,如今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中部
中部是牌坊群·鲍家花园和唐模景区。这里有自宋元至明清,绵延了八百余年的古老村落棠樾村,有巍峨高大、庄重威严的七座牌坊,沉稳凝重的男祠,清雅端庄独一无二的女祠。女祠(清懿堂),是中国唯一的女祠,雕饰不俗,精致大方,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历史的生动教材。鲍家花园,与牌坊群相谐互生,是以徽商私家园林为背景,以徽派盆景为主题,汇集徽派盆景艺术之精华,同时荟萃国内各流派盆景的代表作品,其受苏派、湘派、川派和徽派盆景造型精华于一园,被誉为东方园林之母。
唐模,是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唐模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境内,毗邻歙县棠越牌坊群。这里有名闻遐迩的檀干园,模拟了西湖景致,修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湖堤遍植檀花和紫刑,园内也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等胜景,恰是一处微缩的西子湖。镜亭是小西湖的中心,亭内四壁以大理石砌成,镶嵌有苏轼、朱熹、董其昌、黄庭坚、倪元璐、文征明、米芾、蔡襄、查士标等书法大家碑帖,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仿佛是一座新安碑园。田园风光优雅别致,法式浪漫风情与徽州古村落丝丝入扣。
西部
西部是潜口民宅和呈坎景区。潜口民宅又名紫霞山庄,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峰南麓。潜口民宅是徽州明代汉族民居的徽派建筑群。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古民居风貌,颇具匠心,潜口民宅从建筑类型划分有洞社、宅第、小桥、路亭、牌坊。在时间跨度上,从明弘治八年延续到明中晚期。清初名流黄宗羲、施闰章、梅庚、靳治荆等均涉足此地,并有题记于此。
呈坎,堪称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大奇迹,这里融自然山水为一体,按《易经》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村落,诠释了天地万物相生克的先哲理论,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村中长街短巷,宛若迷宫,漫步街头,步移景异,可谓人行千巷里,如在画中游。
景点简介: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景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是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发祥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现辖徽州府衙、许国石坊、古城墙、徽园、徽州故事馆、徽剧馆、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黄宾虹纪念馆等参观点。素有“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之美誉。
牌坊群·鲍家花园
黄山歙县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坐落于山青水秀的歙县棠樾村内,由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鲍家花园组成。此地距古城歙县10公里,距市府所在地屯溪27公里。
棠樾为鲍氏家族的聚居地。该家族自南宋建炎年间迁此定居,绵延了800余年。以“忠、孝、节、义”核心的石牌坊,由两头向中间依次排列,呈半弧形展开,自西向东依次为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景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名牌、安徽省著名商标、第五届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也是黄山市“十佳”旅游景点。
唐模
唐模,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唐模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的美誉。现唐模村以狮子山为支撑点,村的西南面有丘陵地带象形山;东、北、西面是小平原;这里还有“同胞翰林”碑坊、八角亭、蜈蚣桥、丰乐河、青石板路、清代建造的高阳桥、古银杏林、太子塘、太子庙、古徽建筑“状元府”、许村玉的旧宅、尼姑庵、许氏大祠堂、唐模小西湖等景点。唐模村堪称为一座园林式古建筑物馆。
潜口民宅
潜口民宅是一座古建筑专题博物馆,由国家文物局投资兴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山麓,地处宁、赣、沪、杭进入黄山之要道,由明园和清园两部分组成,分别于1990年和200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原则,集中保护了明清时期最具典型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桥、古戏台等24幢古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学的珍贵实例,被誉为“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著名古建筑专家、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叹之曰:“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1988年,潜口民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根据中宣部等四部委的统一安排,潜口民宅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对外开放。2009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称号,2009年被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作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呈坎
呈坎景区呈坎位于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在徽州区通往黄山的公路佛子岭段折向东北五公里处,北距黄山40公里,南距徽州区政府驻地——岩寺镇15公里。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八卦村位于呈坎景区,是世界迄今保存最古老、最神秘的村庄。呈坎现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49处。“一村双国宝”、被列为:“中国风水第一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古建筑之乡”“中国国宝之乡”“中国最佳旅游古镇”“国家4A旅游景区”。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对区内的全部空间形态4类116处、建筑单体12类3358个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对1325幢古民居进行了认领、认住、认购等保护工作。旅游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理念,跳出古民居保护“维修—毁损—再维修”的恶性循环,还因地制宜改建一批徽州民宿、村史馆、姓氏博物馆,加快推进屯溪外边溪、歙县鱼梁坝、休宁万安老街等一批改造项目建设,并对祠堂、古道、古桥、古塔等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保护文物过程中,不仅仅是保护文物单体,另外结合着村落周边的这种环境,文物周边的环境进行共同的保护。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将完善责任包保、日常管护、联动执法、管理审定和社会监督机制,并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合作,旅游区还成立皖南古村落保护协会,用以有效管理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旅游区对各景区工作人员强化培训,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由县交警队牵头对景区内的车辆进行集中整治,规范景区内车辆停放管理;由县旅委牵头在停车场、游客中心和重要景点处增设必要的指示牌和介绍牌,方便游客游览,提高服务质量;加大了内部管理力度,确保医务室、邮政室、投诉室、监控室等处的工作人员在岗在位,确保游客中心内所有服务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 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石壁峭立狭如壶口——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图]
-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唐长安城“三大内”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图]
- 骑车漫步,俯瞰十三朝古都——西安市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图]
- 山峦叠翠,山清水秀,湖光山色恬静瑰丽——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图]
- 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玄奘修建,盛唐风貌,文化体验[图]
- 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罕见最完整的嶂谷地质构造,5A级景区[图]
- 法门寺:5A级景区,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佛教圣地[图]
- 五岳之西岳——华山,五岳之西岳,奇险天下第一山[图]
- 黄帝陵:《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图]
- 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遗址上,和丽山园合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