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居: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峰、崖、溪、瀑景观奇特罕见
台州市神仙居景区原名西罨寺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淡竹乡仙居国家公园内。台州市神仙居景区始建于1998年,总面积22.32平方千米。神仙居古名天姥山,又称韦羌山,属括苍山系,主峰大青岗,海拔1271米。其人文历史最早则可以追溯至晚唐时期,现景区山上仍留有清朝乾隆年间县令何树萼所题的“烟霞第一城”古迹。神仙居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奇高,平均达2.1万个/每立方厘米,最高处达8.8万个/每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神仙居景区分布有西罨慈帆、结义峰、飞鹰道、九思亭、南天桥、蝌蚪崖、护惜湖、象鼻瀑、九天飞瀑、虎背崖、天马行空、观音洞、问天台等景观景点。2015年12月,神仙居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神仙居又称韦羌山,属括苍山系,主峰大青岗,海拔1271米。整个神仙居景区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景观,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流纹岩地貌。神仙居景区地质构造上隶属华南古板块,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古老遗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景区植被则以针叶林为主,其森林植物群落处于前期演替阶段,植被退化程度较高。
景点简介:
西罨慈帆
古刹西罨寺就坐落于西罨幽谷里,寺侧巨峰摩天,如一叶风帆,慈航普渡,故称“西罨慈帆”。据光绪《仙居县志·寺观》记载,西罨寺是宋代雪崖禅师的留居之地。明代白塔镇厚仁村人吴时来曾在此寺发愤苦读,每天挑灯夜读到深夜,累得吐血,终于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考中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品官),相当于今检察院检察长。吴时来正气凛然,爱憎分明,在历史上以弹劾大奸臣严嵩而名留青史。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曾募捐重建,使西罨寺成为规模宏大、僧人众多、香火旺盛的宝刹古寺。由于代变迁及风雨侵蚀,民国末年倒塌,钟声不再,今仅存遗址。
结义峰
结义峰是三个柱峰并立,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柱峰酷似人像,帽子、眼睛、鼻子形象逼真,似三足鼎立,又似三兄弟结义或三神圣聚会,下面沟谷曾经种过桃树,称为桃园。
太白梦游处
太白梦游处位于神仙居景区南门的起始处,为一块单门式石坊,额题吴昌硕篆书“太白梦游处”。
飞鹰道
飞鹰道位于台州黄岩头陀镇山沌村后的山沌峰上。飞鹰道亦为山沌峰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中的石廊,山沌峰崖腰有上下平行石廊二条。石廊中有人工修饰过的痕迹,飞鹰道石廊走道呈平行状态,飞鹰道石廊有上,下二层,长约数百米以上,飞鹰道石廊上,下二层其中间是用竹梯子连接,飞鹰道位于山沌峰崖壁中穿行,游人可以在下面仰望石廊,游人也可以在石廊中俯视下面的万丈深渊。
蝌蚪文刻
蝌蚪文刻在韦羌山的的蝌蚪崖上,布满了日纹、月纹、虫纹、鱼纹等奇异图案符号。2016年,央视《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曾带领地质专家前来仙居考察,通过攀岩、岩降等手段近距离地拍摄蝌蚪岩上的图案,并对仙居的其它岩石群落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初步证实“蝌蚪文”是一种地质演变的现象。
护惜湖
护惜湖为观音道山坳里的湖泊,护惜湖边筑了一堵小水坝,坝外则筑有一座小桥,湖水会漫过堤坝发出清脆的声音。
九思亭
九思亭是为了纪念元朝书画家柯九思而建,柯九思为仙居本地人,家住天姥山麓柯思岙村,字敬仲,元朝奎章阁学士也是著名的诗书画三绝大家。九思亭为全木结构,飞檐翘角,属于古香古色的传统亭式建筑。九思亭和元代诗人虞集的《风入松·寄柯敬仲》有关,据说九思亭名字渊源于此,因为虞集正是柯九思的好朋友,他和柯九思曾共事于奎章阁,《风入松·寄柯敬仲》表达了虞集对老友的思念之情。
南天桥
南天桥全长达120米,架在100多米高的深渊之上,连接飞渡悬崖南北两侧。游客可以站在桥中央欣赏周边诸多的山风景观。
象鼻瀑
象鼻瀑是因为所处的山形似大象,而瀑布水又像是从大象的鼻子中喷出故名“象鼻瀑”。象鼻瀑的水流量是神仙景区中所有瀑布中最大的。
九天飞瀑
九天飞瀑又名天池飞瀑,是神仙居最高的瀑布,高130米,瀑下的潭也是神仙居内最大的瀑布潭,名曰天池。天池飞瀑的海拔较高,需要攀登高峰才能欣赏,而天池飞瀑的亮点不单是超高的瀑布,还有冬季的冰瀑和冰水花。冰水花就是瀑布落入潭中溅起的水花在冬天结成冰,保持水花溅起的状态。
虎背崖
虎背崖是一条宽阔的山脊,四面是峭壁,顶部和缓地向前向下延伸,状似猛虎的脊背,所以称虎背崖。侧面看还能看到形态逼真的虎皮条纹,整体形似猛虎出山,面向西罨寺,其气势也体现了神仙居景区的整体态势。
问天台
问天台是景区已开发区域的最南端,居厚流纹岩的垂直节理将岩石切割成巨大的柱状,一根根排列,形似整装待发的火箭,下面是葱葱郁郁的山林掩盖下的官坑峡谷,远望可见巍峨的公盂岩。
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为神仙居景区代表景点之一,是神仙居景区内最高的山峰,高703米。此峰从五个不同角度看有五个不同的形象,分别为金鸡报晓、一帆风顺、神笔画天、天马行空和仙翁祈福。
观音洞
观音洞因洞内供奉观音而得名。洞宽15米,高6米,深13米,岩壁岩性主体为流纹质火山角砾岩,由于岩质胶结松散,较之周边的流纹岩更易风化崩塌,逐渐形成风化剥蚀型洞穴景观。
如意桥
如意桥由钢结构大师何云昌团队设计建造。位于如意谷悬崖上,以“玉如意”为主题的拱形钢结构玻璃桥,寓意如来如意。如意桥主体以主、副拱柔线造型,由钢索连接,呼应山峦起伏,中间形成天眼。桥梁基础依托两侧岩体,通过钢筋混凝土植锚连接,把桥与两边基岩形成整体。桥面铺装用钢格栅、木板、胶粘石和透明玻璃组成,护栏用不锈钢丝网,既保障所有游客通行,又提供丰富通透的游览体验。如意桥选址时特别注重自然保护,以北侧悬崖口古树为桥台圆心,两端圆盘树木为甜槠和银杏。如意桥长130米,面积1100平方米,设计满负荷容量4000多人,实际运行控制1500人。
鸿蒙桥
鸿蒙桥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位于鸿蒙谷,取盘古开天地鸿蒙之意。以连续钢桁架结构形态,中间混凝土立柱,两端钢筋混凝土植锚连接。桥面采用钢板塑胶和两侧钢格栅,护栏用弧形钢管。桥体涂装尽量低调,与周边山体相协调。鸿蒙桥长75米,桥面积220平方米,设计满负荷容量800多人,实际运行控制约300人。
观音山柱峰
观音山是景区单体最高最大的柱峰,因形态酷似观音菩萨而名“观音山”,是景区柱峰景观的典型代表。
神仙居林地面积约1348.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绿化程度较高。景区有马尾松林1070.1公顷,杉木林48.7公顷,柏木林4.2公顷,针叶林占林地面积的83.3%;针阔混交林159.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1.8%;次生常绿阔叶林6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9%。主要乔木树种有青冈栎、苦槠、木荷、枫香、华东楠等;灌木有檵木、映山红、乌药、马银花、连蕊茶、格药柃等,草本植物以芒其、五节芒为主。景区通道两侧主要分布着天然马尾松林,景区湿地森林主要是人工枫杨、柏木、水杉组成的混交林,沟谷地带森林植被为天然马尾松林,人工柏木、杉木林,针阔混交林;沟谷两侧山体是天然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次生常绿阔叶林,总体天然林林下植被物种较丰富。
- 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石壁峭立狭如壶口——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图]
-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唐长安城“三大内”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图]
- 骑车漫步,俯瞰十三朝古都——西安市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图]
- 山峦叠翠,山清水秀,湖光山色恬静瑰丽——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图]
- 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玄奘修建,盛唐风貌,文化体验[图]
- 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罕见最完整的嶂谷地质构造,5A级景区[图]
- 法门寺:5A级景区,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佛教圣地[图]
- 五岳之西岳——华山,五岳之西岳,奇险天下第一山[图]
- 黄帝陵:《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图]
- 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遗址上,和丽山园合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图]